犢牛的飼養與管理


 

一、犢牛分娩管理(出生后到三個月或出生到90日齡,稱作犢牛。)

1. 出生后清除黏液。

犢牛出生后,首先清除口腔粘液及軀體上的黏液,對已吸入粘液的犢牛,造成呼吸困難者,可握住犢牛的兩后肢將其提起,頭部向下,并拍打其胸部,使之吐出粘液,開始呼吸。軀體上的黏液,正常分娩母牛立即甜食,否則需擦拭,母牛甜食,有助于牛犢的呼吸,唾液中的溶解酶還可預防疾病,然而黏液中的催產素可促進母牛子宮收縮、胎衣排除、加強乳腺分泌活動。

2. 斷臍帶。

先用手在距犢牛臍部10~12cm處充分揉搓臍帶1~2分鐘,在遠端用剪刀剪斷,再用 5%碘酊充分消毒。臍帶在出生后一周左右干燥脫落,當發現不干燥伴有炎癥時可用碘酊消毒。不干腫脹可定為臍炎,應找獸醫治療。

二、 產后管理:稱重、打耳號、最后讓犢牛盡早吃到初乳。

1. 早喂初乳。犢牛出生后要盡快吃上初乳。一般在30鐘之內吃上初乳。 初乳是母牛產后5~7d內所分泌的乳汁,顏色深黃而粘稠,成分和7d后所產的常乳差比很大。尤其是第一次初乳最重要,所有的干物質是常乳的2倍,維生素A是常乳的8倍,蛋白質是常乳的3倍,這些營養是出生牛犢必不可少的營養,并且其他食物難以取代。 初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,具有殺死和抑制多種病原微生物的功能,出生犢牛的小腸粘膜能直接吸收這些免疫球蛋白,這種特性隨時間推移而迅速減弱大約在犢牛出生36h即消失。初乳中含有豐富的鹽類,其中鎂鹽是常乳的2倍,使初乳具有緩瀉性,有助于胎便的排出。另外初乳酸度高,進入犢牛消化道能抑制腸胃有害微生物活動。

2. 犢牛在哺乳期其胃內的生長發育經歷了一個成熟過程,犢牛出生后的最初20d瘤胃、網胃和瓣胃的發育極不完全,沒有任何消化功能。犢牛在7d以后開始嘗試咀嚼干草、谷物和青貯料,出現反芻行為,瘤胃的微生物區系開始形成,瘤胃內壁的乳頭狀突起逐漸發育,瘤胃和網胃開始增大。3個月齡,四個胃比例接近成年牛的規模。5個月齡瘤胃發育基本成熟。(人為干預,可改變這個過程,使其縮短。)

3. 犢牛,出生7天后吃母乳同時開始添加干草和犢牛開口料6100,使犢牛瘤胃區開始發育。7天以后開始用犢牛代乳料訓食, 大概在1520天左右能真正意義上吃料。在這之前,對犢牛來講就是一個訓食過程。犢牛吃開口料6100第一能補充營養、第二能促進瘤胃功能快速建立,使其犢牛消化利用率高犢牛生長速度快,抗病力強。隨著犢牛日齡增加生長發育需要的營養越來越多,然而隨著母牛產犢日增加奶水中的營養和奶量逐漸加少,所以每日逐漸增加,犢牛自由采食,開口料來維持犢牛生長發育。直到3~4個月,犢牛斷奶。斷奶采取逐漸斷奶,減少犢牛應激。由一天吃奶兩次變一次、兩天一次、 三天一次斷奶法。

4. 犢牛出生后,牛奶中的水不能滿足犢牛代謝需要,必須讓犢牛盡早飲水。兩次喂奶之間可飲36~37攝氏度溫開水,10~15日齡后可改為常溫水,5周后可自由飲水。

三、犢牛管理

1. 去角。去角的適宜時間多在出生后7~10天,常用去角法電烙法和固體苛性鈉法兩種。

2. 編號。給牛編號便于管理,記錄檔案之中,利于育種工作進行。常用方法呢用耳鉗 打耳號。

3. 分欄管理、一般按體重日齡或月齡分欄飼養,以便于喂奶和補飼。

4. 夏季防暑,冬季防寒、冬季天氣寒冷,風大要注意人工飼喂的犢牛牛舌保暖,防止穿堂風。水泥或磚石地面,應鋪些麥秸、鋸末等,舍溫不可低于0℃。夏季炎熱時運動場應有涼棚,以免中暑。

5. 刷拭。犢牛在舍內飼養,皮膚易被糞及塵土粘附,這樣不僅降低皮毛保溫與散熱,也會使皮膚血液循環受阻,容易患病。所以每日要涮拭一次,保持犢牛身體干凈。

6. 運動。運動可促進犢牛采食量和健康發育,隨母乳犢牛3周后可跟母牛放牧,人工哺乳可適當安排運動場,犢牛出生后6~10日齡起,可在犢牛舍外的運動場短時間運動,以后逐漸延長運動時間。犢牛出生溫暖的季節運動日齡還可早一些。冬季氣溫低及雨天不要使30日齡之內的幼犢到室外活動。(新生犢牛怕涼0~6天影響成活率。)

7. 消毒防疫。犢牛舍或度牛欄要定期消毒,可用碘制劑后百毒殺之類噴灑,同時用高錳酸鉀液沖洗食槽、水槽。打掃牛舍,保持室內衛生。犢牛15日齡可做口蹄疫育苗、30日齡可做一次驅蟲。

8. 建立檔案。后備母犢牛,建立檔案記錄系譜,生長發育情況(體高、體重)、及防疫和治療情況等。

色哟哟视频网站在线观看,男女性高爱潮免费观看,伊人成综合网伊人222,国产精品人人爽人人做我的可爱